大學畢業後的一段時間,我沉迷於寫信.
手寫的那種,需要信紙,信封還有貼紙.
當然根據信的內容以及信紙決定郵票:通常是五元或十元,如果有什麼特別寄送的物品,就會變成了小包了.
為什麼要寫信呢?或許還是懷念著寄信時的等待,收信時的期待.拆信或是拆開包裹時的驚喜感.現在的確是高科技的時代,但打開 EMAIL 或有什麼期待呢? 就是電腦前面的影像罷了.
除了近況的絮絮叨叨,我習慣同時附上最近聽的 CD 或是電影.通常都不是最夯最新的歌曲,但都是讓那個當下的我悸動不已的.
有人好奇了我到底寄給了誰?
一個是我現在常常碰面但偶而還是各自忙的各自轉的 L,一個是一完成了教程後就回彰化的 V.
除了寄信外,我也習慣收集朋友寄來的每封信.
抽屜裡一直都有一疊慢慢累積的信,通常是回信或是朋友一直興起寄來的.我特別喜歡郵戳很清楚的,不需要特別標記,就清清楚楚顯示了那一天那一段時間裡,手感的真切.
後來為什麼中斷了.
我竟想不起原因.
或許是那一兩場的戀愛,或許是我有了新的沉迷,或許是我耐心消磨了沒能好好期待及等待.
那陣子買來的信紙,也成了壓箱底,一直到我最近回到了中和後,仔仔細細的整理了自己的房間,才又翻出了那幾本信紙.信封從缺中.
我看著那些信紙,稱不上美麗的.那時候為什麼會選擇了偏可愛的樣式,而不喜歡簡單的樣子呢?也想不起來.
只知道我曾有過很大的轉變.
那陣子的我既瘋狂又放縱.好想永遠都不滿足似的.不停的嘗試著很多在過去與我無關的方式.有點像一觸即發,隨時引爆的炸彈.但認真回想起來卻發現那段期間到底有什麼值得說嘴的呢?
沒有.
什麼都沒有的也想不起來的猶如一片空白.
只是過了那陣子後,我就鮮少寄信了.從一週一次的頻率變成了當季限定.
成了信冷感般的,失去慾望.
不想握住筆,進入了信封抽出信紙.沒有 up-and-down 的下筆提筆動作.也不變換伏案姿勢,將信紙左轉右轉寫滿至翻身.不會因為在酷暑下寫了很多字所以汗流浹背,也不會因為手臂用力過度而氣喘吁吁. 說也不是怕麻煩,但卻沒有什麼動力寫些什麼.
後來難得寄了小禮物給了 V ,信竟像是附帶一般,還是辦公室裡用電腦打字的.信裡說好了要寄幾部不錯看的電影卻一直拖到了現在也都還沒寄出.
「信」味索然.
也許不管是什麼樣的沉迷,都還是需要一點刺激,新的方式,新的理由.重新開啟.